【青图云荐读】黄河文化系列——“弘扬黄河文化,传承民族自信”第六期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2/09/05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不死心......自古而今有关黄河的俗语、诗句不绝于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哺育中华儿女的同时,也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替,承载了数不尽的恩怨情仇,俨然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这 960 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那么话说回来,关于黄河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

我们今天看到的黄河是这个样子的,但显然对“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来说这不是它最初的样子,黄河改道,主要发生在中、下游河段,中游黄河自龙门涌出山陕峡谷后,失去了山壁的束缚,河道陡然变宽,黄河便在冲积扇上东西摇摆,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向西时,陕西境内的洛水便成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黄河。向东时,洛水则先注入渭水,再注入黄河。由于这段黄河河道频繁变迁,有的城村便时而在河东,时而在河西,俗语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即来源于此。


黄河中游河道善变,但与下游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事儿,在流经桃花峪,进入下游河段之后,地势一马平川,辽阔的华北平原摆在黄河眼前,任其四处奔腾。

黄河含沙量巨大,俗语有云“一担水,六斗泥”。在下游河段,黄河河道变宽,流速放缓,泥沙大量沉积,抬高河床,使得下游黄河渐渐变成了“地上河”。如果没有河堤束缚,或者河堤溃决,洪灾便会席卷华北黄淮,河道亦会因此改变,即所谓“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以致自古以来,治河都是历代政府的大事,治不好黄河的洪水猛兽,母亲河就秒变活阎罗,带走沿河数万百姓性命不说,更有可能带走国运。

关于古黄河下游河道流向,有三本书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记载:《尚书·禹贡》: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介绍地理的著作,根据其中的记载,禹贡黄河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紫色)。《山海经》:家喻户晓的志怪古书,里面也提到了黄河,其流向与《尚书·禹贡》所载相似,是下面这个样子(红色)。《汉书·地理志》:正史中第一次将地理单列为志,根据其中的记载,古黄河又是这个样子的(蓝色)。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记载,实在是因为当时的下游黄河,“居无定所”。直到战国中期修筑河堤,黄河的河道才渐渐稳定下来,而拜之前的黄河频繁改道所赐,河北平原腹地,从考古遗存上来看(红圈处),杳无人烟。

河堤修好后,以黄河的含沙量,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抬高,没过多少年,“地上悬河”便形成了。为了防治河患,或者加高河堤,或者为黄河寻找新的河道,别无他法。而若黄河决口,由于正东泰山阻挡,一直泛滥的河水,或者向北流,或者向南流,向北则洗劫河北诸地,向南则多侵夺河道,最后夺淮河入海口东入大海。河堤溃决,堵,还是不堵?这对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个难题。胸怀天下者,思考这个问题,多从治河的角度出发,若新河道优于旧河道,便不堵溃口,转而在新河道两岸筑堤;若决口之后的黄河四处奔腾,无法约束,那还是要堵,以便断绝河患。然而对某些心怀不轨者来说,堵或不堵,便有了私人利益的考量。比如公元 11 年,黄河决口于今河北大名,而后奔流向东,为害千里,此时当政者王莽却乐见于此。主张不堵,因为黄河决东流,正好避免自己祖坟被淹,于是黄河在河北泛滥半个世纪之久,直到东汉王景治河,饱受河患的黎民才得生路。

在这之后 900 年间,黄河虽时有泛滥,却无大的改道,尤其在最初的近 500 年,少有河患。五代后晋时期(944 年),老迈的黄河河堤抵不住奔腾的黄河水,于滑州溃堤,今鲁西南、豫北一带尽被淹没,河水冲入大野泽(红圈处),将其扩展为梁山泊。

北宋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 1048 年),黄河决口于今濮阳东昌湖集,再度向北奔流而去。这次改道不同于以往,改道后的黄河,居然分出了两条河道,分别称“北流”“东流”。之后黄河又数次决口,平均每两三年决一次口,三四十年改一次道,或走北流,或走东流,河道始终不固定,以致在两条河道之间的土地,水过之处,田庐荡然无存。

黄河平静时造福万民,泛滥时为害千里。但除了经济上的作用,在古今的军事战略中,河,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毕竟一水之隔,你过不去,他过不来,有水的地方,自然是天险。所以古代许多有分量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皆与“水”息息相关。

后续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后周建宋,再到元朝建立,明朝接管治理黄河,清代黄河决堤,近代黄河造成的影响与发生的故事皆在荐书之中。


荐书:《黄河密码》

作者:《黄河密码》编写组编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7

ISBN:978-7-5115-6825-0

本书主要包括:黄河极简史、初识黄河、黄河是怎样形成的——地质时期中的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泥沙最多的河流、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黄河下游的洪水等内容。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