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者服务>留言板

留言板

在线留言


如果您有疑问或问题反馈,若不方便直接打电话,可在下方填写邮件提交,
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给予反馈。谢谢!


留言答复

问题 : 崂山区图书馆的网站又打不开了,只好在这里留言了。很喜欢在崂山区图书馆看看书,上上自习,不过崂山区图书馆自习室的开放时间是9点至17点,完全不能满足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请问,崂山区图书馆自习室的开放时间能延长一些吗?谢谢。
时间:2019-05-20
答复:您好!这里是青岛市图书馆,您的问题需向崂山区图书馆反映,崂山馆电话:88999812
问题 : 您好,请问图书馆内有公共饮水机吗
时间:2019-05-15
答复:您好!我馆每一楼层均设有饮水机,可供读者饮用热水
问题 : 请问为什么外语阅览室不可以充电呢?带着电脑进去学习却发现所有的插座都被胶带湖糊上了
时间:2019-05-12
答复:您好!西楼线路老化,外文书库中还有珍贵的旧外文文献,为书库及馆藏文献安全考虑,书库内禁止充电。二楼外语角设有插座,读者可到该区域充电。
问题 : 您好,我是一名正在写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需要查询一些书籍资料,同时希望能将笔记本电脑带入阅览室进行资料整合和论文创作。根据入馆须知,得知图书馆阅览室禁止带包进入,请问是否包含电脑包?如果电脑包不能进入阅览室,馆内是否提供专用替换的透明网包(类似国家图书馆)将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或者说怎样才可以将电脑带进阅览室?纯透明的袋子OK吗?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时间:2019-05-10
答复:您好!我馆三楼四楼设有专门的自习室,可供学生自带资料电脑等学习。如果需要书籍资料,可到外借室查找,办理外借手续以后,拿到自习室使用。除自习室以外,所有对外开放窗口均不可带包进入,还望理解!
问题 : 尊敬的图书馆负责人,您好!我在5月7日无意中看到二楼有保安驱逐学生,说这边是阅读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市民,我很能理解这些学生想要学习的心情。其实我认为,阅读也是一种学习,不是吗?希望贵馆能够体谅一下这些孩子们。毕竟,他们还是中国的未来。
时间:2019-05-07
答复:您好!请问具体是哪个阅览室、外借室还是自习区?我们三楼四楼是专门的自习区,可供学生学习的。阅览室和外借室禁止带包进入,如果违反规定,工作人员会及时制止。可否留下您的联系电话方便进一步核实处理?
问题 : 青图的老师(们)好! 我叫郭平,远在四川绵阳,打工于本地方志办,目前连青图的读者也算不上。冒昧来信,是想打听一下辗转访到的一则藏书信息。 近期,通过一个山东网友的介绍,得知贵馆有清代山东寿光人杨玉堂的著作《邮筒草》,于公于私,都非常期待有机会读到这部书。 杨玉堂在四川任官多年,于绵阳(清代称绵州)遗惠最深。本地志办近期编纂地情丛书,其中有人物分册,而本地对杨玉堂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在旧志上读到他的事迹,很受感动,所以想了解更多。 不知道贵馆有没有什么程序,使我可以得便一睹该书全文?比如有偿影印、或者合作整理? 盼复。 绵阳 郭平 附:我整理的杨玉堂小传 杨玉堂,字缜亭,山东寿光人,嘉庆戊寅举人,道光乙未大挑一等,分发四川知县,在四川任官二十余年,后引疾归里。杨玉堂每任一地,颂声载道,于绵州遗泽最深。 据民国《寿光县志》记载,杨玉堂任官四川,始于道光十五年,止于咸丰五年。期间,历任永宁、荥经、兴文、安岳、峨边、绵州、嘉定、龙安、潼川、夔州等地,由知县、通判,升直隶州知州,历署四地知府,阅历丰富,政绩突出。 他在永宁任上,果断报请开仓平粜,并坦然对待上司的责难;在荥经兼管铜铅矿,铲除浮费,打击倚矿吃矿的匪徒,使生产重现生机;在兴文不分畛域,妥善处理邻县百姓纠送盗匪的举措;在安岳勤于理讼,大力促进了民风的改易;在峨边积极维护与驻军的关系,确保了当地的治安。 经过上述几个县厅的历练,道光二十五年底,杨玉堂升署绵州。他在绵州历任九年,主持修堤防御水患,使人心稳固;号召州中人士捐立士子应院试试卷费,解决了贫寒学子的切身困难,使人心向学。他牵头订立乡学、塘堰条规,切中事理,利及子孙。据彰明进士苏文炳撰写的《州尊杨老公祖德政碑》记载,“(杨玉堂)莅任以来,培学校,而科甲日盛;劝农桑,而户口益殷;除强暴,而苻萑敛迹;平狱讼,而囹圄无冤。一切兴利革弊,皆以实心行实政。”旧时基层官员,治绩优秀者经常被上司调用,临时治理其他地方。杨玉堂在绵州任上,如同“救火员”,被省里频繁调动,曾经任嘉定、龙安、潼川、夔州四个府的知府,短则仅几个月,长则跨两年。低职高就,体现了上司对杨玉堂能力的认可。每次离开绵州,士民留恋不舍,返任时,则欢欣雀跃。 道光癸丑(1853)年夏天,杨玉堂从夔州府回任绵州,因病有告老还乡的打算,绵州百姓苦苦挽留,不得已留任。这时正好赶上绵州大旱,减产达百分之六七十,弱势的饥民等死,强势的结伙骚扰富家。杨玉堂忧心不已,须发尽白。他在四乡设立粥厂,造册发票,就地赈济,直至麦熟。为了渡过难关,他不惜捐出所有俸禄,持续赈济,甚至感动了官场同僚。两位道员马公艺林、清公秋浦也捐俸帮助,条件稍好的州人,为之感奋,踊跃出钱出米。 杨玉堂以个人力量,最大限度减轻百姓负担,历年捐俸兴办公益事业,累计捐出万余两白银。 绵州人对于杨玉堂的仁政没齿难忘,咸丰五年春,杨玉堂离任之际,绵州杨公祠落成,享春秋祭祀。官员在世时享受如此待遇者,绵州仅四例,其余三人是有功于平定“蓝李之乱”的两任四川总督崇实、骆秉章,以及创议筑堤的知州陈耀庚。相比之下,崇、骆二人生祠,是官方发起,四川其他地方也有建立,陈耀庚怀德祠,侧重于筑堤一事之感戴。杨公祠则专祀杨玉堂作为一州之牧的突出政绩,完全是绵州民意的真实反映,故其人堪称清代绵州知州德政、治绩第一人。
时间:2019-05-05
答复:您好,经检索我馆馆藏中确有《邮筒草》一书,系咸丰五年刻本,您可先拨打0532-85013665进行预约,然后持有效证件到现场抄阅。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