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3/01/29
即墨黄氏,是明清两代胶东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其家族成员科举仕宦不断,产生了许多在当地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和诗人。黄氏家族在即墨以农起家,间或行商,自明中后期黄作孚始,逐渐走上了以科举起家的道路。因此家族对教育极为重视,素有诗书传家的传统。崂山,被称为海山第一名山,明代即墨文人周如锦赞曰:“逄萌悯三纲,举世无枉足。辽东不可留,崂山栖黄鹄。”又因东汉大儒郑玄曾在崂山讲学论经,创建康成书院,明正德七年(1512)重建。自此,明清时期儒家大师及官宦世家多在崂山设立书院,或隐居修身、或讲学经世、或探幽揽胜,即墨黄氏家族就是崂山书院文化的奠基者之一。
明嘉靖年间,黄作圣、黄作孚于崂山的石门山西麓山谷中筑书院,设家塾,称其为“书院”。石门山三面环山,溪水潺潺,林木茂盛,东眺石门高耸,西南群峰逶迤,是读书作诗之佳境。至黄嘉善(黄作孚之子)辈,为避农耕山樵之扰,在原址东上三里石门山主峰下建房三间,白天在此读书,夜晚回原书院处就宿,故有上、下书院之名。自此,黄氏家族开启了科举仕宦通达之路,300多年间,共出过进士8人、举人34人、贡生44人,其中大多有诗集、诗稿传世,我馆所藏《黄氏诗钞》,就是清人黄簪世在清乾隆年间整理家族成员诗作,薮集而成。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黄宗昌(黄作孚之孙)在康成书院南侧筑玉蕊楼,诵读其中,开堂授课,著书论述,还聘请莱阳人进士张允抡为师,授徒解惑。玉蕊楼建筑敞阔,环境幽僻,地理位置上距当时的县学较近,因此黄氏子弟多由下书院移至此处就读,在此读书的黄贞麟、黄子厚、黄宗崇、姜元衡等皆中进士、贡士或举人。
明崇祯末年,黄宗晓(黄嘉善之侄)辞官归里,在鹤山南建上庄别墅,筑室为“快山堂”,有亭曰“竹凉亭”,登山筑“籐萝台”,庄前凿池临流曰“荷池”。《即墨黄氏家乘》“上庄偶记”中记载:“吾闻上庄在昔,仅一二茅舍耳,识其地之非常者,惟外叔祖昱伯先生,天下事患无基耳,有其基而增修廓大,不失其天,而人事尽焉。即今而观其扬翊,顾不大哉!”延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其孙黄贞麟建华萼馆于快山堂之西园,聘请青州人进士赵启昌任教。族人黄大中、黄美中、黄鸿中等均曾攻读于此,不少外姓子弟也慕名前来求学。此外,还有黄守平创建的潄芳书塾,“以养疴废举子业,抱先世遗经,课诸子侄,多成立。”(《即墨黄氏家乘·乡饮公传》)。自黄守平始,其后三代人都在此设馆教书,前后百余年。
黄氏家族不仅创办书院和家塾,还设置了一些专门用来读书、写作的场所,如浮山读书处、西流读书处、黄氏栗园读书处、墨庄读书处(也称石渠山庄)等。其家族文化自明中期就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不仅在崂山修建书院数所,传承绵延数百年,其间更收藏了一些重要经书文物及刊刻家族诗文选集,为整个胶东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