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2/11/24
青岛市图书馆馆藏《太古园诗集》 (明)王僩撰,清张谦宜评选,清宋云会校订,钞本,框高二十七·九厘米,宽十五·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字不定,小字双行。正文朱笔圈点句读及订正,天头有朱笔批注。钤有“郑叟藏书盦”“诸城郑氏寒松堂故收”“爰居”等印。
王僩(1598-1635),字无竟,初号无竞,盖取《诗经·周颂·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之意。家在大珠山下,与琅邪刘子羽交,性喜为诗,十六岁能为清逺闲旷之言。后与因与初唐时期琅琊诗人王无竞同名,而后者未以善终,年五十四被仇家矫制搒杀,因而遂改竞为竟。但是两位时间相隔千年的琅琊诗人命运的齿轮却惊人相似,明代之琅琊王僩王无竟在年三十七岁时亦被仇家劫杀,家中仅余幼女寡母,无人为之复仇,幸而挚友刘翼明四处奔走号呼,大仇因此得报。
刘翼明(1607年—1688年),字子羽,号越台,胶东琅琊台人,自幼工诗文,善书画,是跨越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人物。据王僩“怀刘子羽三十首”自述:“子羽家琅琊台下,余家大珠山,平明相访,犹可得晨炊也。会乡里有庆弔事,辄假往以求见,见辄啸酬。”而据清代张谦宜王无竟傳亦云“无竟尤与子羽善,子羽有狂名,亦独以无竟能知己。数往来讨论切磋,流连沉醉于其家”,两相可知王刘人来往过从甚密,非是坊间所传“胶东王朱僩慕其诗名,以诗来唱和,并无深交”。
青岛市市图书馆藏有刘翼明《镜庵先生诗选》五卷,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白文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框高十七·五厘米,宽十三·三厘米。据镜庵先生诗选卷前李澄中序所言,刘王堪称生死之交,“子羽故与胶西王个无竟友相善,无竟狂好大言落落寡所合,日操三寸管歌吟无已时,卿里诸无赖争嫉之,无竟益高其门墻视一世无可语者键户不与俗人接。故里中儿衔之如血雠骨怨乘乱刧杀以死,无竟止一女,其族人无可图报复者,子羽乃大怒,髪上指泪涔涔下,提其所作诗沿道哭,跣走数百里讼之官,尽取其雠置于法”。刘翼明不仅帮挚友打赢了官司,而且赡养其母,并将王无竟的遗稿编订成册,交给王无竟的女婿张若木妥善保存,以期流传。
刘翼明在王无竟死后为王无竟报雠而辑其诗、养其母,其义名不胫而走,成为一时之佳话,后被清代胶州人纪圣选编成《青衿侠传奇》,全剧共32出,依次是词源、郊饯、奸通、秋忆、鱼哗、家宴、仇谋、族赚、途找、鬼述、韩伤、友唁、风擒、官讯、凶投、忏泣、雏伤、状任、仙归、堂折、狱惊、雨叹、侠鸣、袱定、斋询、寇据、车迎、疫报、墓期、诗引、卒跤、交续,这64个字的关目足可以看作是本剧最精要的故事线索与叙事提纲。
山东省博物馆所藏抄本《青衿侠传奇》,乃海内孤本,仅《山东文献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三书予以著录,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四十八册全文收入此书,可以一睹为快。而民国时期《胶志》一书中发现了一则关于《青衿侠传奇》作者的记载,此书卷四十二《人物志·文苑》云:“纪圣选字青子,博闻强记,工诗,兼精词曲。感刘子羽为王[无]竟报仇事,为作《青衿侠传奇》。”正所谓“太古诗锓板传,沛苍司马表前贤,王刘义气难描写,更制新词入管弦”,情义与正义因此得以横穿沧桑岁月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