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红色阅读 | 不忘初心·红色之旅——遵义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2/06/13


这是一座转折之城,

一场会议改变了中国命运。

遵义,云贵高原上闪亮的名字,

悠悠天地间创造了奇迹。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他沉重内敛,处处是热土;

激昂热烈,山间留国魂。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唯一的题字。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从195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与诸多相关人员的住室。

遵义会议会议室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吊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明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共20把,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

来到此处,仿佛能够看到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帷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


▶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以编年带专题,由序厅和第一部分: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第二部分: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第三部分:转战贵州 出奇制胜;第四部分:勇往直前 走向胜利;第五部分:遵义会议 光辉永存以及情系遵义、观众互动区等组成。重点突出遵义会议的鲜明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光辉史迹。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的同时,广泛征集文物、图片,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幻影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有效地解决原有展览主题不够鲜明,展示手段单调、枯燥的缺陷,大大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遵义会议陈列馆序厅采用遵义会议20位参加者园雕与背景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和两侧墙体形成一个左右对称“∩”字形,简洁有力。遵义会议20位参加者的铜像雕塑以一种继往开来、前途广阔、走向胜利的视觉空间围拢在一起,形成主次分明、前后呼应、左右贯通的空间氛围。序厅的主题和内容是记述遵义会议在整个长征中乃至整个中国近代革命史中起到的重要转折作用和艰苦曲折的历程,用气势宏伟的场景表现遵义会议召开的空间方位,用详实连贯的历史事件,突出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触摸历史,激荡心灵,

遵义会议既是一个故事,

又是一个历史的宏伟篇章。

攻坚克难,团结奋斗,

遵义的传奇在岁月中,

书写一个又一个篇章。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

习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为纪念红军革命烈士,弘扬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习水县委政府在红军当年四渡赤水的一渡渡口、赤水河畔的土城古镇上,建起了四渡赤水纪念馆。战史陈列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

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杨尚昆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全方位应用现代声、光、电等技术,以全新的布展理念诠释四渡赤水这一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来之笔!


▶红军遵义总政治部旧址

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内。这个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学堂两部分。

红军进驻遵义后为了发动群众,总政治部即在经堂内召开过群众大会。参加开会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裁缝、打草鞋的、卖小菜的、商店老板、学生等一二百人。在红军总政治部领导下,通过群众代表的认真讨论,决定很快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回山乡革命委员会”、“赤色工会”、“政治部保卫游击队”等各种革命政权组织、群众组织与革命武装,迅速把遵义的各种革命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会上还向群众散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中央告民众书》、《出路在那里》等革命文件与宣传品。

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后,总政治部在经堂内召开营、科以上干部大会,毛泽东、张闻天等在会上总结了遵义战役胜利的经验,使广大干部对遵义会议改变军事领导后所取得的胜利,感受到极大的鼓舞。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题写了匾名“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挂于旧址门楣上。198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旧址内现复原红军干部大会会场旧址。


遵义会议放光辉,

四渡赤水出奇兵。

历史选择了遵义,

遵义见证了历史,

在感悟伟大转折的同时,

吾辈必定自强不息,

不忘前人留下的功勋。




▶青杠坡战斗遗址

青杠坡战斗遗址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这是参战级别最高的一次战斗,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川军参战部队的炮火一度打到了大梗上红军军委指挥所的前沿。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位国家主席、一位国务院总理、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以及五百多位开国将军均投入激战。

就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等当机立断,给予川军重大杀伤,指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改变行军路线,西渡赤水河。以灵活机动的运动逐步摆脱了敌人,迈出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第一步,青杠坡战斗为红军一渡赤水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段红色传奇,描绘出青杠坡战斗遗址的革命精神。现如今这里是国家级烈士陵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青杠坡战斗的参与者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了“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名。



▶红一军团陈列馆

1935年1月25日,按照遵义会议制定攻占赤水县城的战略,红一军团部及红二师占领丙安,将指挥部设在一家盐商家中,指挥了丙安、黄陂洞、复兴场、风溪口等战斗战役,从此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是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三个部委于2005年3月公布的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由于年久失修,为改善馆藏条件,丰富陈列展览,2008年10月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恢复原貌修缮。

修缮后的红一军团陈列馆占地面积174平方米,建筑为两层。展示内容分为挥师黔西北、鏖战赤水、四渡赤水和红色丙安四个部分,包括重要战斗、红一军团将士榜、革命回忆录、敌我军事档案和重要革命遗址,共展出图片资料278幅,文物128件,其中珍贵文物63件。全面展示了红军长征在赤水艰苦卓绝的征战过程和红一军团在丙安留下历史的永恒记忆。


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

遵义在新时代下熠熠生辉,

在历史记忆中刻骨铭心。

红色遵义初心不变,

英雄精神永远绵延。

本期阅读推荐,

让我们重现遵义这片红色圣地。


【推荐书籍】

《抗战的遵义》

作者: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索书号:K265.06/128

馆藏地点:24小时自助图书馆/社基(阅)

推荐语: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抗战的遵义》全面记述作为抗日大后方遵义市(原遵义地区)1931—1945年14年中对抗日战争的重要贡献和活动,15万遵义健儿勇上战场,在各个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新四军中的遵义官兵的英雄事迹等。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