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图云拜年之云舞台 吟咏乐佳节

来源:青岛市图书馆    作者:社会工作部   阅读: 次    日期:2021/02/08

一元复始山河美,万象更新锦绣春。新春佳节小长假,我馆为乐居家中的读者朋友们精心准备了“青图云拜年之云舞台”系列线上文化艺术活动。今天的云舞台为大家推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吟诵”。

二十世纪早期,赵元任和郭沫若先生较早谈到吟诵,他们主要从感受上来描述其‘读法’的特点,特别突出了吟诗中接近于“歌唱”的特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投身于吟诵实践的前辈中,如陈炳铮、陈少松等人,开始对“吟诵”的“读法”进行讨论。陈炳铮在《谈古典诗歌的吟诵》中写到:“广义的吟诵包括‘朗吟’(‘朗吟’即接近于唱,但似唱而非唱的‘半念半吟’)。‘朗吟’要注重节奏和字的声调,但旋律性较差,而是‘朗诵’的一个变种吧。狭义的吟诵则专指‘吟唱’。它不但应严格遵守声调的调值规律,还要切实地注意节奏性与旋律性......” 陈少松在《古诗词文吟诵》一书中谈道:“‘吟诵’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既可以指吟,也可以指诵;或者既指吟,又指诵”,“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所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

 “吟诵”是让我们进入与传统文化深切交流的一扇门。在吟诵中,通过对诗文义理、内涵的理解体会,言之不足的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咏歌之,中国语言的分律动鲜活起来,与吟诵者的生命之气相鼓荡。

 ——摘自《斯文在兹:吟诵之路》(青岛市图书馆馆藏图书,索书号:Z126/270)

  

 

青岛市图书馆尼山书吟诵团特聘专家吴迅老师讲到:动声曰吟,长言日咏,作诗必歌,故言咏情性也。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平上去入,则备体于正声;吟讽抑扬,则宛仍于旧韵。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

届时请关注青岛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ID:QingdaoLib)欣赏吴迅老师和学员们为我们展示的吟诵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化,与经典之文相涵濡、相交融。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