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3/10/11
青岛市图书馆尼山书院“解字说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开课啦!本系列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期以一个汉字为例为大家讲解文字的书写演变和相关文化。本期尼山书院“解字说文”线上课程以“国”字为例,学习字体演变的过程,领略灿烂悠久的中国历史,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说:“邑,国也”。邑,就是国。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周晚期,在“或”的外面加个“囗”,繁体字为“國”。“國”字的大“囗” 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是兵器。仔细看,“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人口、土地、军队、疆域,四者组合,便构成一个“国”字。
甲骨文中的“國”(国)字由“戈、口”组成,其含义是“军队、人口”。
在古汉字中,“國”字的组成中有外面一个大囗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囗”字读wéi,意思也是“围”。即:圈子、范围。里面的“或”中的小“口”代表人口(士兵或军队),而“一”,则表示土地;此外,还要执有“戈”矛的军队来保卫國家的土地、人口和边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还有“戈”等因素,构成为國家的“國”字。这是任何一个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卜辞文字小记》:“囗象域形,从戈以守之,国之义也。”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
注:“大曰邦,小曰国。”
邦的本意是国,“国家”古时候称作“邦家”。甲骨文“邦”字由“田”、“丰”构成,金文把“田”换成“邑”,“邑”是人们的聚居地。到了汉朝,为避讳刘邦的邦字,改称“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囻”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囗”也曾被用来做“国”的简化字,但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